已收藏,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
關注作者
您可能還需要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在這里,真誠地給你分享一下我跨境經歷,希望給出海的你一些幫助

你好,我叫彭雪起,大家可以叫我跨境大師兄Peter,是一名長達12年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有些朋友可能還不認識我,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:

我06年畢業(yè),前期一直在央企和IBM做技術;從IBM出來后作為創(chuàng)始人和合伙人,3年打造年營收2.6億的京東Top3男裝品牌;4年開出1500+小龍蝦門店拿到B輪融資,做到中國頭部品牌;現(xiàn)在做跨境電商創(chuàng)業(yè),4年營收12億元。

有很多人咨詢我為何跨境電商項目能做到營收過億,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完整的執(zhí)行過程。如果你也想做跨境電商,請你一定要看完這篇,我用4年換來的經驗貼。整篇文章預估用時10分鐘,相信耐心讀完一定會對你有幫助。

01

跨境電商創(chuàng)業(yè)的4年,我做成了什么?

談到跨境電商業(yè)務,有些朋友可能不熟。一句話介紹一下:就是國外開店,在中國拿貨,放到亞馬遜、蝦皮這類平臺來賣給全世界的買家。

實話實說,東方不亮西方亮,國內經濟大家有目共睹,但不妨礙跨境電商真的特別火啊,大量跨境電商的項目都拿到很不錯的風險投資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百度搜索

02

洞悉先機:跨境電商成功預判的關鍵要素

預判階段

我反復強調預判的重要性,因為絕大多數大的錯誤,其實都是早期預判階段可以解決的。我花了大概幾周時間,做了一次跨境電商的完整行業(yè)預判,跟大家分享一下幾條重要的認知。首先,跨境電商的路數,基本還是淘寶電商的玩法,套路類似,要么賣家在中國,要么供應鏈在中國。但是因為經營環(huán)境不同,整體的打法、壁壘、知識產權又完全不同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行業(yè)變化。從2012年,亞馬遜啟動粗放的全球招商,到2015年,中國大量賣家涌入亞馬遜,這個階段亞馬遜上基本以鋪貨型賣家為主,那時候有大量的流量紅利,大家都靠著搬運淘寶商品,機器復制粘貼來賺錢。

在2015到2019年,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朝著精品模式轉型,亞馬遜管控也不斷加強,流量紅利見頂,慢慢過渡到"運營紅利"的階段。這個時候,精細化運營,懂電商運營,懂投放懂增長的公司,會越來越牛逼,那些傳統(tǒng)的鋪貨型賣家,會變得越來越難做。

【劃重點??】我的觀察和預判:流量紅利 —> 運營紅利 —> 產品紅利 —> 品牌紅利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當然我判斷,未來3年,以中國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學習能力,運營紅利會被慢慢抹平。這些運營的秘密,開店的Knowhow都會被大家學會,太陽底下沒有太多新鮮事,一年做1000萬的公司,跟一個一年10億的公司,運營水平的差距將越來越小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我對未來的預判,從2020年開始,是拼產品能力的時候了,會出現(xiàn)很多高品質的新品牌。這個階段數據和技術驅動,就變得尤其重要,可以叫做產品紅利,或者叫工程師紅利。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(xù)10年甚至更久,這個階段將百花齊放,賺錢機會是屬于懂消費者,認真做產品,認真做品牌的公司的。

其實我的初心,包括我們團隊的能力,其實都是在這個點上,我們愿意分析用戶需求,愿意去研究和創(chuàng)新新產品,愿意通過數據、測試去做研發(fā),這個都是我們擅長的。

下面是我朋友圈的幾個截圖,大家可以看看: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微信朋友圈截圖

講到預判,多說一句,我對于跨境電商的終局預判是什么呢?我認為就是看每個細分品類,誰能跑出來了,最后的紅利,大概率是品牌紅利,誰能搶占細分賽道的用戶心智,搶占頭部品牌,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。

而且亞馬遜的營商環(huán)境和國內很不一樣,在國內很難建立品牌護城河,一個好的品牌出來,一堆競爭對手去抄,各種悲催傷心難過,各種惡心事,就算你前面跑得快,后面也不一定守得住。

但是在國外,法律環(huán)境很健全,從品牌、到知識產權,甚至一張圖,一段文案,都更容易受保護。這樣如果一家公司能扎扎實實做產品,踏踏實實服務消費者,更容易做起來,更容易能長久賺錢,更容易建立品牌壁壘,更有機會做成一家大公司。

然后我算了算,有好幾個類目都有創(chuàng)業(yè)的機會,都有可能做到每年5億美金以上,相對于國內的淘寶天貓抖音,機會好太多了。基于以上所有判斷,我決定:入局跨境電商,好好做亞馬遜。預判環(huán)節(jié)我就講完了,最后我想分享一個我的建議:行業(yè)預判真的是一個很難很辛苦的事情,你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搜集信息,去思考,去研究,去搜行業(yè)報告,去找各種人聊。

但是還是建議大家多花1-2周把這個預判工作做到位,因為你想的越清楚,后面執(zhí)行起來越果斷,越篤定。按照一堂的《行業(yè)預判畫布》我填了一遍,大家可以看看這就是我對于跨境電商機會的思考。

03

試錯與迭代:跨境電商實戰(zhàn)中的學習曲線

MVP階段

預判完了,開始動手做業(yè)務。剛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,那時候只有我一個人,雖然我是個國內電商專家,但對于亞馬遜的具體玩法,內部規(guī)則我基本都是不懂。

【舉手????】大家猜一下,第一階段,我做了什么工作?

————

第一階段,很明確,就我一個人搞,我要撲上去拿一線認知,不要把精力浪費在招人和建團隊上面。那段時間,我開始找各種資料讀,找來所有的書、研究報告,快速補齊行業(yè)常識和認知,收集其他人的經驗和Knowhow。第一階段,我就找了找身邊的朋友資源,一個哥們有行車記錄儀的供應鏈,我就開了個店,第一次嘗試在把我的新學習的經驗用上,在亞馬遜開始開店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亞馬遜

【提問????】大家猜一下,第一次我在亞馬遜上開店,賣的怎么樣?

————

答案是很差。

我又不是神仙,其實我早有預期,第一次大概率就是試錯,賣不好,果然就是數據很差。但是這時候我有了一個最大的收獲:有了一個實驗環(huán)境,開始有手感了。至少我開始有了一個粗糙的數據,大致的模型,大概知道哪里不太行,慢慢的,開始有了手感,有了對于優(yōu)秀店鋪的審美。背后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方法呢?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關于創(chuàng)業(yè)早期驗證業(yè)務,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:最快速度上線接觸用戶。如果你的業(yè)務經過一年半載封閉的開發(fā),根本沒有見到過用戶,風險太高了。所以我們提倡要盡早接觸用戶,盡快上線,通過用戶反饋調整業(yè)務,而不是自己閉眼睛YY。

一擊即中,幾乎是不可能的,那在早期,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你驕傲的呢?不是你構想了一個多優(yōu)秀的產品,而是你,多快能獲得用戶反饋,多久能迭代一個版本。因為,這個才是體現(xiàn)你的執(zhí)行力和業(yè)務迭代能力。你能控制的,就是最快的迭代速度。

下面兩張圖來自《精益創(chuàng)業(yè)》: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跑模型起盤拿到了基本的認知,熟悉了基本的玩法,慢慢心里有底了,這時候開始組團隊,起盤。在2019年9月,我招到了第一個產品合伙人,負責產品的調研、開發(fā)和交付。在2019年12月,我招到了第一個運營合伙人,負責用戶調研、競品分析、上架運營和持續(xù)迭代。我開始帶著團隊,學精細化運營,學習選品。

第一階段,我們設計了一個很粗糙的選品模型。

首先,我們想當然覺得,做3C數碼啊,尤其是中國深圳制造的3C小件,多洋氣啊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完全錯了:我們能輕易想象到的,市場上99%的玩家都是這么想的。客單價相對較低(30-40美金),而且仔細分析,其實每一個細分品類,市場容量很有限,而且競爭非常激烈,絕大多數都是深圳賣家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亞馬遜

當初我們就采用了一個很粗糙,但是后來證明非常有效的策略:那就反著3C來唄。

第一版最粗糙的選品原則:

最后再考慮到政策、法律限制,我們初步定了一些范圍:家居品類,廚房用品,戶外運動,小家電,寵物類。

于是,在這個階段,除了之前的行車記錄儀,我們圍繞這個策略,又研發(fā)了2個健身類產品,2個家居類的新品。

到了2019年底,基本上完成了第一輪的業(yè)務驗證:每個月大概20-30萬美金的營收。業(yè)務剛剛起盤,有了個樣子,沒想到疫情來了,這幾個月就像過山車一樣的體驗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剛開始,我們的供應鏈全面暫停癱瘓,貨上不來了,消費量也顯著下滑。

我們以為是一個重大的“危機”,沒想到中國疫情很快就過去了,情節(jié)反轉,疫情跑到了美國和歐洲,這時候海外市場出現(xiàn)了巨大的防疫物資缺口,出現(xiàn)了一個重要的賺快錢的機會:做不做防疫物資,賺一波快錢?

【提問????】大家猜一下,我們有沒有去做防疫物資(口罩/醫(yī)療物資)?

——————

哈哈哈,做啊,有錢賺,公司小,沒什么包袱,還能練團隊,攢點賬上現(xiàn)金,為什么不做。靠著疫情這一波,我們月銷售額在3月份,直接從20萬沖到了200萬美金,當然其中80%以上都是防疫相關的產品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這個階段,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在哪兒?其實是優(yōu)化銷售模型。我給內部同學講,其實所有電商類業(yè)務,就是一個核心公式:

【劃重點??】電商的核心公式:銷售額 = 轉化率 X 流量 X 客單價 X(1+復購率)

04

轉化率:跨境電商的定海神針

在亞馬遜,最核心的就是“

轉化率

”,這個是第一位,是最重要的。只要它迭代好了,超過同行水平,你的業(yè)務就會很容易做,所以在內部,我把轉化率叫做:"電商的定海神針"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轉化做得好不好,在亞馬遜會有多大的區(qū)別呢?我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案例吧。我們在2019年上了一個新品,備了2000個貨,每天就賣一兩個。在2020年后半段,也就是賣了一年還剩下一半的貨。所以呢,我打算快速清貨,便宜處理,如果處理不掉,直接扔掉算了。

那時候我剛來一個合伙人,是設計出身,看了這個產品,說:我覺得這個品挺好的啊,我覺得就是圖片太丑了,場景都不對,我想試試。我說試試唄,給你半個月的時間,你來搞搞看吧。

然后他根據他對用戶理解,花3-4天重新建了模型,從場景/配色/拍攝角度,全部重新更新,然后重新上架。因為歷史老品,自然流量權重很低,所以我們還投了20美元的廣告費,來測測反饋。

【提問????】大家猜一下,就做了一輪迭代,拿到的的數據怎么樣?

——

當天直接賣了20多單,轉化率翻了10倍多。第二天停掉廣告,也有20-30單,慢慢權重變高,自然流量涌進來了,第三天繼續(xù)翻倍,第四天又翻倍,一周就賣斷貨了,需要緊急補貨了....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亞馬遜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亞馬遜

(參考:其他賣家狗狗玩具,湊合樣式和精美打磨的設計)

沒想到,一個差點被我舍棄的產品,重新包裝上線,轉化率能翻10倍。最高一天賣了300多單,從無人問津,變成一個年銷售額在500萬美金的主打產品。

這些年我優(yōu)化過淘寶電商、外賣商店、亞馬遜等等,提醒大家,在重要的轉化率上,一定要保持積極的實驗,不斷迭代優(yōu)化,常常會給你一些大的驚喜。

好,起盤階段我基本就講完了,下面終于進入持續(xù)增長階段了。

第4階段:持續(xù)增長

因為借著一波疫情的風,我們的收入翻了10倍,但是這股風很快就會停下,所以還是要抓緊,趁著落地之前,把飛機組裝完成,重新飛起來。

這波防疫物資結束之后,我們也做了一些反思,開始精簡團隊,砍掉一些不必要的崗位。然后抓緊時間,在紅利吃光之前,構建一個可以規(guī)?;?可以持續(xù)的增長模型。

這個階段,我們完成了一輪融資,拿到了2000萬人民幣,團隊也擴展了幾個合伙人。一年的時間,我們正式推出了25個新品,其中30%的年銷售額都超過了500萬美金,成了爆款的銷售主力,據我了解,30%的爆款率,應該超過行業(yè)絕大多數同行了吧。整個公司的收入規(guī)模,在2020年,也達到了5000萬美金,差不多3個億人民幣吧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你們可能猜到了,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,就是持續(xù)的選品,而且要大大提升成功率。

05

精挑細選:跨境電商中的五萬分之一選品法則

同行普遍是怎么選品的?看亞馬遜BestSeller榜單,使用一些常用的選品工具采集信息,或者定期刷刷淘寶、京東熱賣榜,搜搜哪些東西在亞馬遜賣的好,我抄一款;看看哪些東西在抖音成為了網紅爆款,然后搬運到亞馬遜。去年落日燈變成網紅款,突然火了,幾周時間,淘寶京東閑魚拼多多遍地都是落日燈,99%的人都看到了,還有你什么機會呢?

這種成功率能有多高?連1%都不到,你能看到的東西,市場上有一萬個人都能看到。那究竟該怎么選品呢?

【提問????】大家可以猜一下,我們近一年的選品是怎么做的?你們可以猜一下,每一個我們測試的新品,是從多少個備選里挑出來的?

————

答案是大概五萬分之一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在規(guī)?;鲩L的階段,團隊選品的成功率,不能依賴CEO或者某一個人的手感,或者運氣,或者靈機一動,該怎么構建一個可以持續(xù)的引擎,不斷出現(xiàn)高質量的爆款呢?

我們在公司后臺,構建了一個工業(yè)化的工作體系:

第一輪篩選:選品線索庫

靠著每天看亞馬遜BestSeller榜單、刷刷抖音、淘寶選品效率太低了,我們內部建了一套機制,圍繞我們關注的幾個大的品類,用算法監(jiān)控幾十個平臺的數據:新上架產品、銷量暴漲產品、價格變動產品、介紹更新產品等等。

用算法每天實時抓取,監(jiān)控全網的商品變化和價格變動。這個數據庫每年是一個千萬級,甚至上億條的數據搜集,然后算法初篩出100萬個線索,對于一些高品質的線索,大概挑出來1%的線索,提供給人做篩選。

第二輪篩選:人工初篩

算法篩選后,每年大概有1萬件會進入人工的視野,然后人工會做一次遍歷,絕大多數的品一看就不行,在這一輪,大概篩選掉90%,留下10%的品,進入第三輪研究。

第三輪篩選:選品報告

做完初篩后,大概會有1000個會進入研究階段,我們會安排產品合伙人,認真做一份《選品報告》,全面分析這個產品的機會。

其實每一次選品,都是一次獨立的創(chuàng)業(yè),可以用一堂的五步法做一次分析,從需求,到產品內核,到商業(yè)價值,最后到增長和壁壘。

我們迭代了十幾次,做了一個《選品分析報告》,建了一個評估模型,分為:產品分析、市場分析、風險分析、財務分析等等。

這一千份報告,很多在中途就發(fā)現(xiàn)不靠譜,還有些簡單看看,就行不通,選品報告判定可行性高的,大概只剩下10%了。

第四輪篩選:內部評審

從100萬個線索,到選品報告1000個,能夠真正進入評審討論了,大概每年也就100份吧,會進入嚴肅的討論和評估。

大概會篩選掉一半,剩下50個大家都覺得很有機會的產品。

第五輪篩選:用戶反饋

在正式啟動研發(fā)之前,我們通常還會做一次用戶反饋收集:

做一些設計圖,放到ins或者讓網紅幫忙轉發(fā),看看大家的反饋。如果反饋不錯,有時我們也會上眾籌,比如Kickstater、Indiegogo啊,看看實際的購買反饋。

如果一個線索可以經過算法篩選、人工篩選、報告篩選、評審篩選和反饋篩選,能夠留到最后,我們就會啟動開發(fā)了:大概少則三五萬,多則十幾萬塊,就可以做一批貨,上架測試了。

好,我們大概的流程就講完了,回顧一下:如果一個人刷50條淘寶就選一個品,而我們做了5輪層層篩選,選出一個品,我們創(chuàng)業(yè)的成功率高個十倍,是不是也挺合理的?哈哈哈。

好啦,跨境電商的例子,我就基本講完了,最后畫了一個時間線,大家可以讀一讀,體會一下這個業(yè)務推進的節(jié)點。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10萬起步,我是如何用4年把亞馬遜從0做到12億的?

圖片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

看完我跨境創(chuàng)業(yè)的拆解,大家感覺怎么樣?這個案例是我的創(chuàng)業(yè)第三部曲《跨境電商-出海打獵》里介紹的。同時你們可以在微信上關注我的視頻號“跨境大師兄出海圈”,每天都會分享出海信息與資源對接。

希望我和你的緣分從這里開始!

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案例,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,講一講你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,以及背后的思考和方法論,讓我們共同見證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的力量,相信創(chuàng)業(yè)路上我們并不孤單。

我是跨境大師兄Peter,一名長達12年的連續(xù)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。未來我會和大家一起,繼續(xù)在跨境電商中創(chuàng)造財富。

(來源:跨境大師兄Peter)
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?

分享到:

--
評論
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
跨境大師兄Peter
曝光
1.3k
粉絲
--
內容
1
向TA提問

收藏

--

--

分享
跨境大師兄Peter
分享不易,關注獲取更多干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