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,我經常收到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,很多跨境電商平臺并不是只對中國招商,跨境電商平臺的初心是實現(xiàn)商品的全球流通和交換。
在這一點上,跨境電商和國內電商產生了很大不同,舉例來說,亞馬遜上不僅有中國賣家,也有美國賣家,歐洲賣家等等,蝦皮也是一樣,不僅有中國賣家也有,馬來,菲律賓等各國賣家。
其實中國市場對于這些平臺來說是很特殊的一個市場,很簡單就可以理解,蝦皮的買家可以是馬來西亞人,賣家也可以是馬來西亞人,菲律賓,印尼等等都是賣家與買家存在于同一個市場的,而中國賣家在蝦皮上僅僅是承擔了賣家的角色。
這是因為中國市場的供應鏈強大和電商產業(yè)成熟這兩個特性決定的,去年亞馬遜上還有中國買家,現(xiàn)在亞馬遜也關了中國站,可以說很難賺到中國買家的錢,就憑淘寶,天貓,京東,拼多多在前面賭著。
這樣一個特殊的市場,平臺就會因地制宜,對中國賣家的店鋪開發(fā)了很多特殊的限制,對于平臺來說這是便于管理和穩(wěn)定長久的發(fā)展,但對于中國賣家來說,這卻成為了跨境店劣于本土店鋪的地方。
以蝦皮本土店來說,不管是資金回籠周期,流量供給還是平臺的抽傭上來說,本土店都是優(yōu)于跨境店鋪的,客戶確認收貨就可以回款拿錢,零傭金,正是這些因素讓本土店火了起來。
尤其是老賣家,其實是有深刻感受的,同樣的經營,假如利潤率是百分之20,如果一年利潤是30萬,本土店因為不收百分之五的傭金,利潤就要多出七八萬。經常寫東西也是希望交朋友,賣家朋友交流也可以聯(lián)系我,shopify101,其實本地店客觀的來說,除了巨大的紅利也有一個隱藏的風險。因為從平臺的角度來說,本土店是的更優(yōu)資源是用來扶持當?shù)禺a業(yè),扶持本地賣家的,中國賣家進場本土店勢必會放大優(yōu)勢,有著國內的供應鏈和運營優(yōu)勢,又有著本土店的平臺扶持,這種玩法,肯定會擠壓當?shù)刭u家的生存空間。
對賣家朋友來說是賺了錢,但對平臺來說是違背了發(fā)展初衷的,長久的來看,平臺后面可能會采取一定的遏制措施,限制中國賣家經營本土店。
再就是注冊方面,跨境店都是大陸營業(yè)執(zhí)照注冊,有執(zhí)照和流水可以直接注冊,本土店一般通過買,現(xiàn)在本土店的價格還不貴。
怎么做大家通過利弊分析選擇合適自己的店鋪就好,我是初禾,歡迎關注。
(來源:藝語跨境說)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網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
(來源:跨境ecomence)